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社論/感念榮民貢獻 精進退輔工作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日前洪姓女子汙辱榮民的言行,引發了社會義憤,國人普遍認為這種言行不僅傷害榮民,亦撕裂族群和諧,更造成社會不安。肩負服務照顧榮民重責大任的輔導會,除針對洪姓女子言行表示遺憾外,並即時對受害榮民予以關懷慰問,也重申將透過完整具體措施,強化服務工作,為臺灣整體祥和與進步貢獻心力。
 此一事件所以令人遺憾,主要在於臺灣之所以能從風雨飄搖中一路走來,逐漸安定,進而茁壯成長,靠的就是全民攜手合作,團結一心。目前環境雖已遠優於當年,但是團結與否仍是國家維持繁榮與賡續發展的主要關鍵。因此,任何破壞團結、鼓動對立的言行,都不是我們樂於看到的。
 其次,就臺灣發展而言,如果沒有榮民弟兄在古寧頭、八二三等戰役中用鮮血築起保衛臺灣的防線,怎會有「臺灣奇蹟」的光彩?而屆齡退伍後的榮民弟兄,也看到他們繼續為臺灣的建設盡心盡力,諸如東西橫貫公路、曾文水庫、臺中港、北迴鐵路、高速公路等等重大、艱鉅的建設工程,都是榮民流血流汗克服了萬難而完成,其中,為開鑿中部橫貫公路更犧牲了二百多位榮民寶貴的生命;這點點滴滴的貢獻,為日後臺灣進步奠下堅實的基礎,同時也使榮民和臺灣歷史融為一體,豈容恣意污衊?就如這一次受害的周老伯伯所說:「我廿歲就來臺,住了六十九年還不算是臺灣人嗎?」焉能不聞者動容。
 再者,榮民從來不是社會顯赫的一群,他們大多獨身在臺,且相較於社會一般族群,生活算是清苦簡陋;在垂暮之年,也只有輔導會能給予適當的照顧與養護。雖然如此,他們卻能發揮大愛之心,將一生省吃儉用所得的積蓄,貢獻造福社會,諸如尹殿甲、王鈞忠、李希文、洪中海、胡壽宏等榮民伯伯的義行,誰能不認同他們是另一種形式的臺灣守護者?
 由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,退除役官兵服務照顧是退輔制度的一環,更是基於我國「崇功報勳」的精神,彰顯對勞苦功高榮民的一份感恩和尊崇;而政府為榮民所做的種種照顧,不但凸顯社會人情道義,也對激勵軍心士氣有重要的影響;誠如輔導會李翔宙主委首次於立法院所做的施政報告:「本會退輔工作的使命,是做好服務照顧工作,讓軍人沒有後顧之憂執行『執干戈、衛社稷』神聖任務,因此,為退除役官兵提升完善的輔導與服務是世界潮流,也是維護國家安全、社會安定的必要工作。」
 為精進對榮民的服務照顧,李主委於施政報告中除了說明輔導會在「就學就業」、「就醫保健」、「就養養護」、「服務照顧」、「事業管理」、「退除給與」等方面的成就外,更強調輔導會將以「賡續推動退除役官兵服務照顧工作」、「蒐整年金改革意見,爭取合理權益」、「完善全方位的長照服務」、「因應實際需要修正法規,擴大資源共享」、「強化轉投資事業改革作為」、「提升職場競爭力,促進順利就業」為未來的六大重點工作。我們認為在輔導會的努力下,當六大重點工作落實時,我國退輔制度必將邁入新的里程碑,同時也對於社會族群融合、募兵制推動等現階段國家重大施政重點,有極大幫助。
 鑑往知來,榮民對國家、社會的貢獻是有目共睹,也是國人應感念於心的;我們呼籲大家共同支持政府的退輔工作,也讓輔導會在大家的支持與鼓勵下,持續精進榮民服務、照顧工作,讓我們的社會能在安定與祥和的氛圍中更進步發展。(點閱次數:856)